2025年7月,“死亡风暴”席卷乌克兰。超级大国的威慑力在烟花般的导弹雨中崩塌,而西方所谓的“坚定盟友”则陷入诡异的沉默,他们的承诺如同空中楼阁,脆弱不堪。
核潜艇的阴影笼罩冰岛,匕首导弹撕裂基辅的夜空,这一切都源于空袭前48小时特朗普向普京发出的“50天停火通牒”以及威胁加征100%关税的举动。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公开嘲讽——“俄罗斯不是伊朗!”——激怒了克里姆林宫。普京以导弹回应了这出政治闹剧:停火可以,但军事行动不会停止。 特朗普则私下抱怨:“每次我说‘通话愉快’,俄军导弹就飞向基辅。” 他的“最后通牒”,最终成为了普京手中的弹药,将乌克兰推向了更深的深渊。
7月31日凌晨,300架俄军无人机和8枚导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基辅,撕碎了城市的宁静。火光吞噬了街道,31名平民在废墟中丧生,159人受伤,其中包括5名无辜的孩子,他们的生命在爆炸声中永远沉寂。这仅仅是俄军“斩首行动”的残酷序曲,一场针对乌克兰军政中枢的精准杀戮。 导弹精准打击了基辅的军工企业、前线指挥所和关键基础设施,企图瘫痪乌克兰的抵抗能力。 俄军无人机的月产量飙升至3800架,这种“蜂群战术”,配合5100枚航空炸弹和260枚导弹,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瓦解着乌克兰的防线和经济。 讽刺的是,击落一架仅值500美元的俄制穿越机,却需要耗费价值3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。
展开剩余66%泽连斯基在空袭后6小时面色铁青地出现在镜头前,绝望地呼喊:“我们的防空系统撑不过下一轮打击!” 他向西方求援,请求提供远程导弹和先进的防空系统,然而回应他的却是漫长的沉默。 直到基辅的废墟升起滚滚浓烟,德国才姗姗来迟地宣布移交两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而美国则继续卡着610亿美元的军援法案。北约对援乌武器设置了种种限制,每当乌克兰获得射程更远的导弹,北约情报官员便会“建议修改打击坐标”,变相削弱乌克兰的反击能力。
这幅荒诞的画面与佛罗里达州美俄航天局长握手言欢,讨论国际空间站合作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“战场死敌,太空盟友”的现实,赤裸裸地揭示了大国博弈背后的虚伪。 美国波音公司通过中间商采购俄制钛合金零件;瑞士扣押本应交付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零件;英国22.6亿英镑的贷款以冻结俄资产为抵押——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,每一条利益链都暗藏着与俄罗斯的交易。
更令人心寒的是,乌克兰自身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。 这座被誉为“顿巴斯马奇诺”的堡垒,其混凝土结构中竟嵌着1980年代的落后钢筋,象征着军费的巨大浪费和腐败。数十亿美元的军费消失在塞浦路斯和巴拿马的离岸账户中。 当议会审议反腐法案时,执政党议员甚至大打出手,全武行的画面传遍全球,这与阿富汗加尼总统府堆满美式装备,塔利班却轻而易举地攻占喀布尔的场景何其相似!
西方一边高喊着“自由航行”,一边默许敖德萨港的粮船挂着五星红旗出港;一边激情演讲“捍卫民主”,一边对基辅废墟下无辜儿童的死伤视而不见。联合国报告显示冲突已造成3.5万平民死亡,而白宫发言人的言辞却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。苏梅州州长阿尔秋赫的政治作秀,更是将平民当作“人肉盾牌”,导致35人丧生,俄军的导弹固然冷血,但某些人的算计则更加令人不寒而栗。 这便是这场战争背后,“人道面具”下的双重标准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启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